正畸中“打钉子”的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2-12-29 17:28:45 文章来源:九江市口腔医院,九江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阅读次数:1014“打钉子”就是将种植钉植入齿槽骨或颌骨内,进而承受正畸矫治力的技术。微种植钉体积小,可以植于牙根之间,解剖学限制较少,另外,还具有临床费用低,可以即刻加力,外科手术简单易行等优点。非常适合在正畸临床中应用。
正畸中为什么要“打钉子"呢?
我们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支抗
支抗就是用来对抗矫治力的固定源,在矫治系统中,对任何部位施加矫治力时,都需要一个能够对抗此矫治力的固定源。传统支抗一般分为口内支抗和口外支抗两种。
支抗控制是正畸治疗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之一。矫治过程中经常需要绝对支抗,即支抗牙没有任何支抗丧失。
由于传统的口外支抗需要患者配合,导致支抗控制效果难以保证。
传统口内支抗如:横腭杆、Nance弓等由于支抗强度不足,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支抗磨牙前移并最终影响疗效。
和传统加强支抗的方法相比,微种植钉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患者的配合,即可实现绝对的支抗控制。
许多疑难病例,特别是成人病例,使用传统的支抗控制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微种植支抗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些难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那么微种植钉是怎么植入的呢?
微种植钉的植入和去除的临床操作都非常简单安全!
植入方式分为助攻式植入和自攻式植入。
常见的自攻式植入就是使用专用工具直接将微种植钉拧入齿槽骨。
那么打完“钉子”后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在微种植体植入当天,植入区域应避免刷牙,第二天可以刷牙但动作应柔和,一周以后,普通的刷牙不会引起任何问题。如果是翻瓣手术大约一周牙龈愈合以后才可以刷牙。注意口腔卫生特别重要,因为种植区域软垢堆积易至术区并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种植钉松动或脱落。
微种植钉植入后可能会产生一些临床表现:
1、 微种植钉头部对软组织的刺激,表现为:红肿、疼痛。
预防措施:可以用软的树脂或保护蜡包裹,或者弹力圈包裹,防止刺激黏膜。
2、 微种植钉的弯曲或折断 如果患者吃硬物咬到钉子头部,可能发生弯曲或折裂曲
预防
预防措施:注意进食方式,尽量避免用术区咀嚼食物,尤其硬物。
3 、微种植钉被黏膜覆盖
预防措施:减少对术区刺激,保持口腔卫生,经常用漱口水含漱。
4、 微种植钉松脱:已经失去支抗的疗效。
处理措施:及时与主治医师联系,需要重新植入微种植钉或做其他处理。
现在您觉得“打钉子”一点都不可怕了吧!